《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广大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脑血管病领域的学术交流。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1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1 文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做到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综述、论著一般不超过6 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继续医学教育、会议动态、学术争鸣、病例报道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医学简讯不超过1 000字。
1.2 本刊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选择目标期刊,阅读本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寄至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邮寄地址:211135 南京市江宁区9号信箱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1.3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
1.4 本刊实行基于同行审稿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如发现一稿两用,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稿件。因毕业、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单位的作者应及时与编辑部联系并告知新的联系方式。
1.6编辑部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文稿开辟“快速通道”。凡希望文稿进入“快速通道”的作者,请提供论文的创新性说明和查新报告,并支付“快速通道”审稿费。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刊出,如未能通过审查将按普通稿件处理。
1.7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1.8 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
2 撰稿要求
2.1 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2 作者署名:作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信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邮政编码、Email等注于题名页。集体署名的文稿须明确通信作者,通信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需注于论文题名页,协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
2.3 摘要:综述和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的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和结论;综述的指示性摘要应简明、确切地陈述文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论著的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稍详细(中英文内容应基本对应)。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所有字母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2.4 关键词:根据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选用。综述和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中英文对应)。
2.5 研究设计:须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实施方法。如调查设计须说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实验设计须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说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随机方法和盲法、受试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主要转归指标和次要转归指标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等4个基本原则作简要说明,尤其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6 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涉及总体参数,须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对定量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2.7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应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原词。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2.8 图表:每幅图、表单独成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和图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较好。每幅图均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2.9 计量单位:采用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无法转换为法定计量单位的,可按原文列出。
2.10 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11 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2.12 志谢: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对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
2.13 参考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为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论著的参考文献不作特别限制。所引用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以期刊为主,可适当引用书籍章节。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前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